究竟能力和学历哪个更重要?
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这么来问,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社会用人机制存在的问题,导致了有能力的人总觉得自己学历阻碍自己的发展,一句话,问题出在----都是用人单位惹的“祸”!
确切的说是二者都重要
没有学历在求职中往往被挡在门外!
学历是一个敲门砖和升官的垫脚砖!
没有学历,再有能力没有地方要你去发展你的能力,也是白费啊!
社会重视学历!
当然一些技术工人岗位要求学历不会太高!
还有也有个别人机遇比较不错!
没有学历也进不了好公司!
但是学历也不能太高!
能力也很重要!
当你进入单位后,那就不是主要看学历了!
是看能力!各种能力 !
技术能力 !社交能力!口头表达能力!
哎!社会真麻烦!回想过去大学年代,真是幸福得冒泡!
反正要想有大发展,就要二者都具备!
有一些也许是受所谓“能力重于学历”思潮的影响,现在很多学生只热衷于参加所谓提高能力的活动,而置专业学习于不顾,仿佛这样他们就逃脱了应试教育的牢笼,实现了素质教育,但我想这正是对素质教育的断章取义,是对素质教育的最人为的矫枉过正。
学历与能力并非是鱼与熊掌,不可兼得。相反,它们往往是一对孪生兄弟,高学历者 拥有较高的能力,这才是高学历者的真实面貌。 学历不等于能力, 学历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证明,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,学历并不全等于能力,高学历低能力的人比比皆是,这是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到处都能遇到的事。然而,当今的选人用人注重“高学历、文凭化”的倾向也是到处都能遇得到的事。
其实,学历与能力之间不成正比,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,学历高不一定能力高;无学历不一定无能力,学历低也不一定能力低。也就是说,学历与能力是不能简单地加以类比的。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,而在同一层次学历的人群中,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。同理,人的能力也是要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培养的,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积累工作经验,从而不断地增长劳动的才干。
本来,学历与能力、文凭与水平,既有对应关系,但绝对不是“水涨船高”式的绝对的对应关系,必须因人而异,具体分析,在实践中检验和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。毛泽东、朱德、刘少奇、陈云、彭德怀、爱迪生、高尔基、鲁迅、华罗庚、比尔·盖茨等,他们并没有多高的学历,却成了某方面的杰出专家。古今中外此类人物不胜枚举。爱因斯坦说:“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,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地追求。”鲁迅、齐白石、启功等人,尽管没有大学文凭甚至中学都没有毕业,但都是富有真才实学、得到社会公认的大师级人物,并在当年被特聘为大学教授。但世界上有几个毛泽东、朱德等这些伟人呢?
许多的人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充实自己的,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,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。如果那天的这两个应聘者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、社会经验积累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等能力都不相上下,那这个经理很有可能会因为学历而选择那个重点大学的学生。这时的学历似乎又比能力来得重要了,不是吗?
不可否认很多没有学历的人工作能力很强,但关键是面试的时候谁也不了解谁,你说你有能力,拿什么去证明呢?作为企业老板看重学历也正常,至少能说明一种认真的态度,现在扩招很厉害,考大学不是什么困难事情,只要肯学,稍微努力一下,应该都至少能取得本科文凭的。很多没考上大学的大部分都是平时不认真学习,分心的。当然也有学习好但是发挥失常的,这本身也是心理素质不行。所以,成功者,大部分应该都是有认真态度 ,心理素质尚可的。